楊旭恒
新密市公安局副局長
史素玲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部部長
劉金玉
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九里山礦供應科修舊利廢班班長
王培
漯河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第二特殊警務大隊大隊長
呂效果
南陽市政管理處“三八”女子疏浚班班長
張鵬程
太康縣清集鎮二郎廟小學校長
白仕琦
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高級機電技師
趙海雷
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師
杜莉
中原油田天然氣脫硫脫碳高級工程師
王光輝
中鐵七局海外公司埃塞俄比亞地區黨總支書記
王綠揚
他們不畏艱苦、忘我勞動,用辛勤耕耘贏得人們的尊重;
他們銳意進取、創新超越,用一流業績報效祖國和人民;
他們腳踏實地、忠誠敬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生因奮斗而出彩”。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和激勵全省職工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3月,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聯合發出通知,開展選樹宣傳2021年河南“最美職工”活動。
經過宣傳發動、推薦申報、評審公示,從全省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推選出來的10名“最美職工”終于揭開神秘面紗。今天,我們共同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奮斗故事,感受他們的時代風采。
人民利益重于山執著信念堅如磐
鄭州特大暴雨中,新密市公安局副局長楊旭恒勇救51人,自己被洪水卷走后,靠著強大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在河道里漂浮了10多個小時后奇跡生還。執著的奇跡、信念的力量,洪水沖不垮的“堤壩”——這是群眾對他的盛贊。
7月20日,新密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城關鎮派出所不斷接到群眾救助警情,時任副所長的楊旭恒主動請纓前往救援。救出被困的51名群眾后,楊旭恒和同事繼續沿河勸說群眾撤離。途中,他發現道路一側的大樹上有幾名村民被困,立即聯絡指揮部,緊急調來一輛水陸兩棲車。群眾轉移時,熟悉地形的他再一次沖在了前面,和村干部楊全一起登車救援時,被急流沖進了河道里。
在車輛被淹沒時,楊旭恒沉著應對,與楊全合力打開天窗爬到了車外。依靠一個游泳圈和一根電線,兩人脫離了洶涌的主河道。最終,憑借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應急實戰能力,楊旭恒和楊全成功自救。
“心中裝著人民,腳下充滿力量,楊旭恒正是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8月26日,在公安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明專門為楊旭恒“點贊”。
從警10余年,楊旭恒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重于泰山作為矢志信念。“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第一位的,這是我作為黨員民警的職責和使命所在。”他說。
白衣裹紅心赤誠勇擔當
從學生到專家的路有多遠?史素玲說,懷著初心上路,一直走下去,不遠。
走進患者心里需要多久?史素玲說,也許是一分鐘,可能是兩三天,只要有仁心在,不難。
身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部部長、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護理學教研室主任的史素玲,帶領著全院近2000名護理人員精鉆業務,勤練技能,以精湛技術和滿腔熱忱服務患者。同時,作為一名人文護理專家,她更是把這一理念和特長充分運用到了工作中。
2008年,醫院接收了汶川地震轉運來的傷員。“治療中,外面稍微有點聲音,患者立馬就想到地震,特別緊張地往樓下沖。”史素玲說,這次終生難忘的救治過程,讓她堅定了將護理心理學作為今后研究方向的決心。
多年來,她打造出一支過硬的愛心天使心理護理團隊,先后出色完成了非典、汶川地震、抗擊疫情等多次大型公共突發事件的救治工作。在她的帶領下,院內已建立13個河南省??谱o士培訓基地,培養出9名省市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她本人則榮獲“河南省人文護理推動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護理工作者”等稱號。
在護理崗位工作了39年,史素玲卻總覺得還有很多活兒沒有干完。她說,退休后想當一名志愿者,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礦山老摳兒”煉成記
在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九里山礦,供應科修舊利廢班班長劉金玉算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有人說他是“礦山的金玉”、單位里的“聚寶盆”,有人說他“死腦筋”“恁小氣”“大老摳兒”……但不管別人怎么評價,劉金玉卻仍然堅持為礦上節約每一個零部件,最大限度地減少每一筆材料費開支,并帶動大伙兒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昔日苦怕了,特別珍惜今日的甜”。
沾滿煤灰的螺絲、生銹的道釘、變形的管卡、彎曲的夾板,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這些在別人眼里看起來只能上廢品堆的廢舊材料,在劉金玉眼中卻是“寶貝”。他把這些廢舊物資拉回車間,和同事們一起分類、除銹、正形、焊接后,讓它們重返“工作崗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只要用心,人人都能創新。”劉金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工作33年,他帶領大伙修舊利廢,累計完成技術革新100余項,為礦山節約資金數千萬元。以礦為家、無私奉獻,多年來他數次謝絕其他廠家的豐厚條件,把所有專利無償奉獻給所在礦山。
明年,這位“老黃牛”就要退休了,他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帶好徒弟們,讓他們繼續發揚創新和節儉的作風,努力修好每臺設備,在生產中展現它們的價值。”
只身換人質熱血寫忠誠
“如果這樣的事再發生,你還會這樣做嗎?”筆者的話音剛落,漯河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第二特殊警務大隊大隊長王培毫不遲疑地回答:“那必須的!”
時間回到2018年10月28日下午4點。漯河市區某銀行突發劫持案,王培立即帶領10多名特警隊員趕赴現場。“當時,一個男青年拿了一把剪刀,頂著人質的脖子。”王培回憶道。特警們反復對男子進行勸說未果,王培便提出用自己來交換人質。
看隊長決心堅定,隊友們只能找來繩子、鞋帶將他的手腳綁緊。王培蹦跳著到了年輕男子面前,途中趁其不備,悄悄解開了手上的繩子,瞅準時機,一個側身將男子死死按住,民警們也飛奔過來將年輕男子制伏,成功解救人質。人質安全了,王培的左眉骨卻被剪刀劃傷,傷口距離眼球不到一厘米。事后,公安部專門發慰問電,贊揚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崇高使命。
“也許有更好的辦法,但當時來不及多考慮,因為有群眾在歹徒手里。”王培說,特警作為公安系統的尖刀力量,當百姓遇到危險的時候,就要沖在前面,力保群眾安全。
平日里,王培利用業余時間帶領隊員走進校園,開展多場預防犯罪宣講活動,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機關全能實戰教官”,獲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統優秀實戰教官等稱號。
揮起鐵鍬手臂守護一片凈土
一把鐵锨,3米多長,20多斤重。1996年,18歲的呂效果從父親手中接過這根“接力棒”后,在城市疏浚工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
眾所周知,城市的疏浚工作又臟又累又忙,即使體力好的男人干起來也不容易。但在南陽,呂效果帶領著“三八”女子疏浚班,時刻守護著這方土地。
“每到夏天,下水道的氣味是最難聞的,這邊掏著,那邊吐著,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呂效果說。長期繁重的體力勞動讓她的胳膊變得粗大,還患上了頸椎病和腰病,每個星期都要用剪刀剪掉手上厚厚的老繭。
工作后,呂效果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人。2019年的一個雨夜,市區建設西路涵洞橋下水道被堵,積水導致10多輛車拋錨。正抱著一歲兒子睡覺的她接到通知后,立刻翻身起床、趕赴現場。忙完回家時已經凌晨,兒子正在爸爸懷里哭鬧著找媽媽。“工作總要有人做,這是分內之事。”呂效果說。
憑借著出色的工作表現,“三八”女子疏浚班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等多項榮譽稱號。呂效果個人也先后獲得了南陽市五一巾幗標兵、南陽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這個城市的干凈美麗,離不開我們。每到雨雪天氣,我們及時將積水排掉,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家,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呂效果說。
陪山鄉孩童健康快樂成長
打開“鵬程校長”的短視頻號,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映入眼簾。孩子們總是喜歡圍著他們的“白發校長”,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畫面中的學校是太康縣清集鎮二郎廟小學,這個“白發校長”正是張鵬程。
很多人認識張鵬程,是通過“雞腿姑娘”。一則小視頻中,一個小女孩不舍得吃學校發的雞腿,說要帶回家給媽媽。小姑娘的孝心讓大家感動,也讓“白發校長”的故事浮出水面。
二郎廟小學是張鵬程的母校。2018年9月,張鵬程到這里當校長時,全校只有不到30名學生。為了能讓山鄉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他自掏腰包修繕樓頂、硬化操場,并在學校設置了食堂和宿舍。此外,他還東拼西湊了十幾萬元,在學校內辦了一所幼兒園。
學校越辦越好,學生越來越多,張鵬程付出的精力也更多了。40來歲的他,皮膚曬得黝黑,眼角帶著皺紋,頭發也白了一半多,看起來比同齡人顯得蒼老不少。如今,校園環境得到巨大改善,學生數量已增加到180多人。
今年,張鵬程榮獲了“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師特別獎。“農村的事業總要有人來做,農村的孩子總要有人來去陪,既然我們選擇教師這個行業,那就毫無疑問、毫不猶豫地去做,給農村的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讓他們走得更遠。”張鵬程說。
“只要社會需要我隨時挺身而出”
作為一名機電工程師,他堅守的陣地并不僅僅是在日常的項目工地;危難之時,他一次次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貢獻出自己全部的技能和熱情……他就是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高級機電技師白仕琦。
回想起2020年年初支援修建鄭州岐伯山醫院時的場景,白仕琦記憶猶新。當時接到公司號召,正在老家過年的白仕琦和徒弟立刻動身。從甘肅老家到鄭州有1270公里,師徒倆整整開了14個小時的車。
僅僅10天的工期里,白仕琦作為安裝工作的總協調,指揮各個工種穿插作業,確保各環節高效推進。在大家心里,他就像工地上的“定海神針”。2020年2月6日,備受關注的鄭州版“小湯山”醫院按時移交投入使用,白仕琦靠著專業的知識和深厚的工程經驗,圓滿參與完成了“10天建設一個醫院”的任務。
今夏特大暴雨中,白仕琦又率領機電安裝專業隊伍,與武警官兵一道搶險救援受災嚴重的阜外華中醫院。在多方的突擊下,用了10天讓醫院基本復診,用了1個月讓醫院的機電設備恢復正常。今年8月,疫情再次來襲,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航空港院區緊急改建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他再次披甲上陣……對于未來,白仕琦的目標很堅定,那就是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徒弟,參與到更多的優質的工程建設當中。
黑暗中的掘進者
隨著地下鋼鐵巨龍向前掘進,一條條公路鐵路、地下通道暢通起來。在中國基建不斷刷新奇跡的背后,是無數隧道人的心血和汗水。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師趙海雷,便是其中一員。
趙海雷主要從事的是TBM掘進隧道相關的研究工作。在我國,習慣將用于巖石地層的掘進機稱為硬巖掘進機,簡稱TBM。這種工作意味著,施工地點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工作環境異常艱苦。
在趙海雷的印象里,云南高黎貢山隧道工程是最艱難的工程之一。“就像在豆腐里打洞一樣困難,里面的圍巖極其破碎,像水簾洞一樣,人進去身上就濕透了。”趙海雷說,“我們經常連續12個小時都泡在隧道里,最難的一次是在隧道里走了3公里,出來后都虛脫了。”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趙海雷總是四處奔波,家庭是他最大的牽掛。妻子懷孕時,他被調往一線施工現場,直到孩子兩個月大時,他才回了家。
工作短短6年,趙海雷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4項、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地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一路走來,我想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參與了多個重大工程的科研工作,見證了科技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速度。”趙海雷說,他愿一如既往地奮戰在一線,為祖國發展和百姓出行貢獻力量。
扎根大山深處的海歸女博士
一個人要對職業有多熱愛,才愿意頂著光環,甘心扎根大山深處?中原油田天然氣脫硫脫碳高級工程師杜莉用行動作答。
身為一個“油三代”,杜莉對油田有著深厚的感情。2012年,博士畢業的她放棄了在國外留校任教的機會,回國投身中原油田普光氣田的開發建設。
普光氣田是我國發現的最大規模海相整裝高含硫氣田,而普光氣田天然氣凈化廠是亞洲最大天然氣凈化廠,承擔著凈化有毒氣體,供給長江流域清潔能源的重任。當時,整個凈化廠的能耗占氣田的93%。作為普光氣田的第一位女博士,剛上崗的杜莉就被委以重任——參與高含硫氣藏安全高效開發的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技術研究項目。
項目在山里,從此深山就是家。8個月后,杜莉主導項目立項成功。不到3年,天然氣凈化廠實現年節電2400萬千瓦時,節氣3500萬立方米,綜合能耗下降8個百分點,每年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昔日的“能耗大戶”變成了“節能先鋒”。
近十年,杜莉先后參加了兩項國家級重大專項課題,獲得5項中國石化和中原油田層面的科技創新獎,并榮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河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等。她說:“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多解決一點卡脖子的技術難題,為國家油氣田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為中非友誼“鋪路架橋”
在非洲,有一群河南人,他們遠離故土奔赴異國他鄉,為當地蓋樓造房、架橋鋪路,廣泛參與所在國公益事業,甚至參與國際救援,這其中,就有中鐵七局海外公司埃塞俄比亞地區黨總支書記王光輝的身影。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一架客機墜毀,機上人員不幸全部遇難。事發后,接到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館通知,正在附近從事高速公路修建工作的王光輝和同事一道,立即趕往事故現場。
“我們中鐵七局作為第一支救援力量,在該國航空公司的協調下連夜開展了20多小時的搜索,從十幾米的殘骸深坑中找到了黑匣子,為調查墜機原因奪取了時間。”王光輝說。
今年42歲的他已經在非洲工作了17個年頭。2005年至今,王光輝帶領同事在海外參與和主持投標上百次,中標額超過10億美元。除了鋪路架橋,王光輝也為當地提供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幫助。他組織中方員工先后捐款20多次,為非洲中小學校修繕校舍、購買書本、更換桌椅,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中國叔叔”。他還連續兩年組織派遣非洲籍員工60人次到國內專業院校培訓,為當地培養了數百名高技能人才。
“在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征程上,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為中非友誼架橋鋪路。”王光輝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imohe.com/showinfo-188-26951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