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壓力的增大,抑郁癥和焦慮癥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焦慮、失眠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病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傷害?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原院長、主任醫師唐啟盛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直播間,就此與公眾進行科普。
唐啟盛認為,許多人都會出現焦慮情緒,這并非壞事,相反地,能對人產生積極的作用,促進自身進行行為改善和能力提升。但是,焦慮情緒不能積累太久、太多,否則就會演變成焦慮癥。一旦發展成為焦慮癥,會出現急躁、擔心、害怕、頭暈頭痛,甚至腦袋發蒙的情況,有人形容就像被濃霧籠罩般的“腦霧”狀態,從心理到生理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從而干擾自己的正常生活。
“焦慮癥的出現由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產生,外因是社會現狀,內因多與遺傳相關。有研究顯示,大腦內五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也會影響焦慮癥狀,其中γ-氨基丁酸神經遞質如果與內外因素相結合,其發病率就更高。”唐啟盛表示。
“中醫講‘天人合一’,四季變化會同時影響人體的變化。”唐啟盛提出,秋季是收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之收斂,抑郁癥發病主因多為身體動力不足、陽氣不夠所致,因此抑郁癥多在秋季高發。而焦慮癥則有春季高發的特點,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此時陰陽五行對應中醫五臟中的肝,如果肝氣生發過度,就會變成肝火,出現焦慮。
在臨床診療中,會有焦慮伴抑郁患者,多數屬焦慮癥,表現為天天著急、心不安,病程中可能伴有抑郁癥的發生,也可能獨立患病。有的焦慮伴抑郁患者中只有極個別是單純的抑郁癥狀,大多是焦慮情緒,在診療上要加以區分,如果同患焦慮癥與抑郁癥時,治療上應優先治療抑郁癥。
“容易焦慮的人,長期會耗傷氣機,出現心煩不寧、易激動,即‘痰火擾心’,治療上會從益氣養血、清心化痰入手,同仁牛黃清心丸較為適宜。”唐啟盛最后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imohe.com/showinfo-108-28867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