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春運返程高峰,醫生提醒,陽康后易形成血栓,長途搭乘汽車、飛機要注意途中多喝水、多活動下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詹少鋒主任醫師介紹,感染新冠病毒后會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這種凝血功能的變化可能與炎癥反應有關,在發展為重癥的患者中會更為明顯。
此前有報道稱,新冠感染者血栓風險增加主要出現在感染后的頭30天。但也有研究發現,風險可能要過數月時間才會完全回落到感染前的水平。
在長途乘車、乘機的過程中,乘客的雙腿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里,是導致靜脈血栓的風險因素之一,這也被稱為“經濟艙綜合征”。而且目前各地氣溫較低,寒冷會減慢血液循環,也會增大血栓形成風險。
小血栓會有大隱患。詹少鋒介紹,在腿部靜脈形成的血栓一旦脫落,就可能順著血液循環跑到肺部,堵住肺動脈,進而導致危及生命的缺氧。
詹少鋒提醒,陽康人群在返程中除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外,也要注意預防血栓的形成。途中可以多喝水,避免血液過于黏稠;增加下車、起身活動雙下肢的頻率,實在無法活動時,可以反復做繃直腳背、勾起腳尖的動作,以達到不斷擠壓腿部肌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的效果。如果此前已經形成過血栓的陽康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提前服用預防性藥物,穿著彈力襪。
最后要提醒的是,長途乘車、乘機后出現一側腿的腫脹、疼痛,則提示可能發生了下肢靜脈血栓,要盡快就醫。如果出現了胸悶、胸痛、憋氣,要警惕發生了血栓引起的肺栓塞,應立即撥打120。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imohe.com/showinfo-108-28562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