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紅衛
“在桃樹下套種花生,桃樹生長季節不再單獨施肥澆水、中耕除草,可結合花生田間管理同步進行,不僅節約了人力,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增加了收入。”7月25日,在駐馬店市汝南縣板店鄉馮屯村一塊桃園,村民許雪華一邊為林下套種的花生除草一邊說。
據許雪華介紹,他這塊桃園有50畝,今年是種植桃樹的第三個年頭,桃樹剛剛掛果。為了增加幼齡果園的收入,這幾年他就在果園套種一些蔓生作物,以短養長。去年套種的是西瓜和紅薯,收入15萬元,除去土地租金、投資和人工費用外還有盈余。今年套種的是花生,看目前的長勢,收入應不低于10萬元,加上賣桃的收入,總收入應在30萬元以上,明年桃樹進入盛果期后,收入會更高。
“果園內套種低矮經濟作物,增加了果園裸露地面的覆蓋度,延長了覆蓋時間,減少了水分蒸發和雜草滋生,更有利于果樹生長。”許雪華說。
板店鄉黨委書記張冬告訴記者,“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意思是果樹從栽植到進入盛果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為了不讓土地閑置,我們積極探索果園套種新模式,積極引導果農發展林下經濟,幼齡果園套種西瓜、紅薯、花生等低矮經濟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利用了光熱資源,同時‘以耕帶撫’促進果樹生長發育,實現了以短養長、瓜果薯多收的雙贏效果。僅套種作物一項,年助農增收1500多萬元。我們通過果園套種,走出了一條立體種植的增收致富之路。”
據張冬介紹,板店鄉為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近年來瞄準市場,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幫助農戶大力發展優質林果產業,全鄉優質林果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全鄉已發展梨、桃、葡萄等優質林果5000多畝,其中幼齡果園1000多畝。為打響品牌,板店鄉堅持“綠色、生態、健康”的發展主題,通過對外宣傳不斷提升板店優質林果的知名度。生產上堅持抓源頭保質量,成立了多家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指導果農嚴格按照綠色果品的標準進行管理,科學施肥,生物滅蟲,果實套袋管理。目前板店優質林果聲名遠播,暢銷周邊各大市場、超市,林果已成為板店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果園套種模式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張冬表示,“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今后我們將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發展,不斷為群眾增收致富探索新模式,開辟新途徑,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imohe.com/showinfo-10-27671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