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高敬)第二輪第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在對黑龍江、貴州、陜西、寧夏4省區進行督察。16日,督察組對第一批4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
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是我國重要的石墨資源富集區和石墨精粉生產地。蘿北縣轄區內共有石墨加工企業30戶,主要集中在黑龍江蘿北經濟開發區和延軍農場工業園區。督察組發現,園區內所有選礦企業均未配套建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企業長期違法侵占林地濕地草地,有15家企業在蘿北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違法占地46.9公頃、規劃外違法占地30.4公頃,對周邊生態造成破壞。
貴州省畢節市是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督察組發現,畢節市污水直排污染環境現象普遍存在。大方縣城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大量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當地還通過3條排污溝渠將污水違法排入附近溶洞,對獨特的巖溶生態系統和地下水造成嚴重影響。七星關區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通過畢節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溢流口直接排入貫穿城區的白甫河,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此次督察的一個重點。督察組在陜西韓城市發現,2013年8月以來,陽山莊選礦廠、下峪口村等向黃河河道違法傾倒采礦廢石、建筑垃圾、礦渣等固體廢物,距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邊界最近處僅300余米,嚴重威脅保護區的生態功能。2013年至2018年間,國家有關部門先后10次致函韓城市,要求查處相關違法行為,恢復河道原貌,但相關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水資源短缺,但水資源利用粗放。督察組發現,寧夏平羅工業園區一園三區中的精細化工產業園區內,除2020年底投產的1家發電企業有取水許可證外,其余80家用水企業均未獲得取水許可證,長期違規取用黃河水。園區污水處理廠投運以來長期運行不正常,園區企業違法排污行為屢禁不止。2021年以來,僅園區管委會下達的違法排污整改通知就有29份,其中涉及私設暗管排污的6份,廢水溢流排放的9份,未按照規定納入管網的6份。大量工業廢水違規處置,甚至去向不明,污染隱患突出。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imohe.com/fazhi/show-124-26957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